【原文出處/轉載自數位時代 2018.02.08 35年軟體開發資歷,91APP「敏捷教練」寫程式也寫人生

擁有35年軟體開發經驗,今年60歲的李智樺加入91APP擔任「總經理室敏捷教練」,這是他第19份工作,期間總是被挖角,幾乎沒有投過一次履歷。91APP為什麼找上他?而敏捷教練又做些什麼?

專門協助品牌跨通路開店的91APP,擁有研發團隊逾百人,平均年齡在30歲上下,但半年多前,91APP新增了一項特殊職務「總經理室敏捷教練」,獲得這個位置的人,頂著一頭白髮,坐鎮在百位年輕工程師中間,特別顯眼。

人稱Ruddy老師,演講鐘點費一萬人民幣起跳

他是李智樺,業界有名的軟體開發顧問,專長敏捷開發(Agile development),以Ruddy老師之名行走江湖,華為、騰訊、鴻海和國泰世華等都曾請他開班授課,他的投影片全數用程式自製,演講鐘點費報價一萬人民幣起跳。另外他也與微軟合作多年,擔任中國微軟Azure雲端及新技術的指定講師,在Wintel生態系(微軟、英特爾在PC界合稱Wintel)打滾的人,可能對他並不陌生。

長年在外演講的結果,也造成李智樺的聲線沙啞、喉糖不離身,埋首工作時,身邊卻總擺著一箱可樂,他笑稱,喝可樂是為了保持專注。而運動更是他維持專注的不二法門,像是幾年前台北下雪,他騎胖胖車直攻陽明山賞雪,「直接騎雪胎,連雪鏈都省了。」

寫程式邁入第36個年頭,今年60歲的李智樺說,91APP是他第19份工作,期間總是被挖角,幾乎沒有投過一次履歷。來到91APP前,他剛獲得中興手機研發部門的邀約,但最終仍決定留下來,貢獻台灣。

 

91APP組織高速成長,引發管理危機

成立不到五年的91APP,員工已超過300人,產品研發占一半以上,但新創和中型企業的管理模式大不同,像是各部門的員工比例、用人策略和方向等,都可能與組織期待產生落差或脫鉤,快速成長激起管理高層的危機意識,進而找上李智樺,雖然掛名教練,但實際上就是顧問性質,包括91APP董事長何英圻也得聽他開講。

91APP人資長周旺暾說,「他來對我們有很大的意義,不是把敏捷當成花俏的事情,而是要做就做到徹底。」而到底什麼是敏捷開發呢?

「敏捷最大的關鍵是『需求變化』,我們視需求變化為必然。」李智樺說,傳統的產品開發方式是先跟客戶談好,把所有需求條列、逐一評估後,再寫成合約文件、簽收,最後正式開工,「這幾個步驟耗掉的時間很可怕。」

舉例來說,假設今天三星手機多了一項新功能,其他競爭品牌看到了,也許只有兩周的應變時間,「把一百項需求排出優先順序,邊做邊開發,步驟愈少愈好,因為大部分功能其實都沒有人用,而敏捷就是做到剛剛好。」從這角度來看,敏捷強調的不僅是技術,更是一種組織思維和文化。

「過去認為,公司組織要維護董事會的利益,這觀念已經過時,現在公司的目的是要持續服務客戶,客戶滿意才是最重要的一件事。」李智樺說,91APP從開發部門優先導入敏捷化,因為員工年輕,普遍能接受新的想法,未來將陸續擴展到維運、業務和管理等部門,但他也不諱言,從工作方法到企業文化徹底翻轉,至少要一年以上才有具體成效。

有趣的是,不用等到一年,現在91APP研發部門的辦公空間走道,已被一個個大型移動白板占滿,上頭貼滿了五顏六色的便利貼,「這叫做精實看板,目的是要讓整個專案透明,老闆走過去一目了然,好過癮!」李智樺說。

 

組裝蘋果電腦賺生活費,開啟寫程式之路

從軟體開發、大型系統的總架構師到企業顧問,李智樺總是扮演新方法和新觀念的推手,但物理系畢業的他卻說,會和軟體工作結緣,其實沒有什麼冠冕堂皇的夢想,一切都是為了討生活。

1980年代,蘋果電腦「Apple II」風光上市,光華商場出現仿冒品。李智樺那年大三,為了賺取生活費,他買零件、晶片回來焊接,組裝「Apple II」兜售。「全淡江大概都是我賣的,賣老師、也賣同學,生意好得不得了」,他還推出客製化服務「要殼、不要殼」,每天得隨身帶著好幾盒磁碟片,以應不時之需。

不過,隨著賣電腦的生意量擴大,開始陸續有「客戶」反應產品瑕疵,為了徹底解決主機板問題,李智樺開始自學最接近硬體端的組合語言(Assembly Language),並用組合語言寫了一款蛇吞蛋遊戲,結果被蘋果看中,邀請他加入當時全球僅1,500人的工程師組織「Call Apple In Deep」,因緣際會下,踏上軟體人的道路。

 

給年輕工程師的忠告:看見全貌

李智樺三個孩子中,有兩個同樣從事程式設計相關工作,問他有什麼意見要給年輕人,他不斷強調,跟程式溝通非常容易,人跟人溝通相對困難,「看見全貌,先找出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。」

李智樺說,工程師最精彩的是一天可以失敗個幾百次,對失敗習以為常,而年輕工程師可能對語法不熟悉,習慣從一個個任務(task)開始,通過嘗試錯誤來學習,過程是細節、片段的。但事實上,很多任務結合起來,常常只為了解決某一樣需求,所以應該先退一步,看見需求和問題本身,才不會過於鑽牛角尖。

在這行待久了,看盡產業的潮起潮落。35年來,程式語言從300多種,暴增10倍以上,語言變簡單了,但功能卻更加強大,「所以寫程式是愈來愈容易的事,只是要解決的問題變得太複雜。」

就像是李智樺帶著豐富閱歷來到91APP,仍會遭遇完全沒碰過的情境待解,而他也相信,迅速實驗失敗,再從中學習,不僅能創造公司文化,更是人生際遇的精采之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