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原文出處/轉載自遠見 2018.08.14 AI兵臨城下,企業不要慌!專家教你務實反制法】
當無人商店、物聯網和AI技術喊得震天價響時,不少企業都陷入集體焦慮,深怕不用這些技術就跟不上潮流。長期與大型零售品牌互動的91APP打破迷思,建議與其疊加技術,不如審視自身特性,以打通線上與線下的服務,做到真正的虛實整合。
刷手機走過通道,拿份沙拉和三明治,捧著商品經過出口通道再刷一次手機。你沒看錯,不用店員一個個刷商品條碼和確認金額,運用電腦視覺辨識技術,顧客可以「拿了就走」,之後再到手機查詢購物明細。
這裡是美國電商龍頭亞馬遜Amazon旗下的無人商店Amazon Go,用手機作為串起整個購物行為的鑰匙,讓購物體驗就像在線上買東西一樣。
未來,在「新零售」的大旗下,這類無人商店可能會愈開愈多。
什麼是新零售?2016年,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馬雲提出新零售的概念後,電商市場的遊戲規則不斷被改寫。「虛實整合」成為主流,電商的策略也不斷因應更新,無人商店的實驗也隨之增加。
在台灣,7-ELEVEn和全家也分別推出整合AI和物聯網技術的無人商店和科技概念店,讓顧客一窺未來超商的可能。
當無人商店、物聯網、視覺感測、生物辨識、AI等相關新技術一個個出現時,對企業來說,這似乎成為一場必需加入的科技競逐賽。如果不快點踏入,就只能等著被淘汰,造成傳統零售商轉型的集體焦慮。
然而,問題的核心真的是這樣嗎?
對症下藥 不盲目疊加科技
長期與大型零售品牌互動的91APP資深副總汪君羽觀察,零售企業數位轉型時,首要任務並非不斷疊加新的IT科技,更重要的是適當地運用新技術找到有價值的數據,才能有效幫助品牌經營做出更精準的決策。
「實體品牌正經歷一場演化與淘汰的過程,」汪君羽比喻,時代的改變就像是隕石撞擊,第一個衝擊就是「人潮減少」,客人路過不再進店;第二是「電商衝擊」;第三就是「會員流失」,尤其是愈來愈抓不住年輕消費者。
投下隕石的主要兇手,是行動趨勢的崛起:愈來愈多消費者轉到手機線上購物,造成整體消費行為與型態改變,成為實體品牌成長趨緩的最大主因。
汪君羽分享,手機的方便性使消費行為自然演變為兩種途徑:一種為「Showrooming」,指消費者進店後「只看不買」,再用手機上網比價,甚至線上購買,這也是純實體品牌最大的困擾;另一種為「Webrooming」,指消費者在線上瀏覽商品,再進實體店消費。
當消費行為改變,品牌也必需隨之改變,將線上與線下消費型態結合,打造OMO虛實融合(Online Merge Offline/Offline Merge Online)場景,隨時提供消費者一致化購物體驗。
線下不再為王 兩者並進才是關鍵
但是,在虛實融合的過程中,品牌主往往會面臨不少阻礙。
汪君羽舉例,門市人員會認為推廣線上是在搶線下自身業績,導致組織內推動轉型不順利。因此,理解線上與線下通路兩者的差異與優勢,依據不同通路特性,提供適合消費者的服務內容會是一大重點。
91APP的合作夥伴–台灣本土女裝品牌SO NICE就摸索出一套虛實整合的成功模式。原先,門市人員擔心線上通路會吃掉門市生意,但SO NICE讓推薦成功的店員也能分享網購利潤作為獎金,讓店員成為App的最佳推廣者。
運用門市力量,帶動OMO銷售循環,讓SO NICE實體店面的來客數不減,反增四成,整體業績也增長兩成。
面對新零售潮流,品牌主能不能掌握自身優勢,明辨線上與線下的長處並適當整合,將是未來成長的關鍵。